融合绘本,乐享游戏

发布者:陆秀娟发布时间:2022-06-13浏览次数:604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绘本与区域游戏融合的实践研究

昆山城北富士康幼儿园严菲菲

 

绘本是国际公认的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它具有贴近幼儿生活、艺术性和文学性相互融合、文字与绘画和谐共处等必备的特点,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能唤起幼儿阅读的欲望,对幼儿的成长有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近些年来绘本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普及,绘本以其独有的特点深受幼儿和教师的喜欢。幼儿通过对绘本中文字和图片的阅读能够获得很多的乐趣。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解放、启发儿童的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区域游戏设计的时候,如果能够将绘本内容融入其中,一定会使区域游戏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除了在园的游戏活动,我们也与每一位幼儿的家庭紧密联系着,在亲子阅读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的亲子绘本游戏,让家长能够更进一步地重视亲子阅读,一起配合参与我们的研究,让幼儿更深入地去理解绘本,也能更直观地感受游戏的乐趣。

一、让绘本的选择成为课程游戏化的根本

英国儿童文学家达顿说:“儿童读物是为了给儿童获得内心的快乐而推出的印刷品。”当人的需要被满足时,就有快乐的体验,因此我们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为幼儿提供他们喜欢的绘本图书,才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才能让他们由衷地热爱绘本。在课题开展初期,我们也在班级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绘本图书,以及喜欢这本图书的理由,班级幼儿都能争先恐后的表达自己对于各种绘本的喜爱,发现大部分绘本都是来自于我们学校‘图书进家庭’中的绘本,而我们也结合孩子们的喜好,进行‘我喜欢的

绘本大投票’,从幼儿的喜好出发,选择相关的绘本图书。

二、让环境成为课程游戏化的基础

1.利用绘本,创造与绘本相关的班级环境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由此可见幼儿园的环境对于每一位幼儿成长的重要性。而现在教师在环境创设方面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只顾着自己埋头苦干了,更多的是引导幼儿一起参与,一起创设,一起开动脑筋。在班级中总是有那么几个能说会道的小朋友会对班级的环境‘指指点点’。而为了更好地凸显绘本的价值,我们也在结合班级幼儿对于绘本的喜好,在区域里面融入了一些幼儿喜欢的绘本的身影。比如在语言区中我们创设了一小块‘我喜欢的绘本人物’让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绘本,将里面的动物和人物绘画出来,鼓励幼儿看着自己绘画的内容说一说、演一演,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的能力;在美工区中,我们也结合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增添了一个手工活动——做小鸡,利用幼儿做的手工装饰我们班级的美工区,让孩子们在制作手工之后,也感受自己装饰班级带来的成就感。

2.发现绘本,运用绘本中的特色场景

幼儿在来到中班抑或大班时已经有了一定的绘本基础了,也能对绘本中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场景、颜色或是人物有认识,并且一个系列的绘本中也会有相关的背景,有联系的人物和相对应的色彩。比如班级幼儿对于宫西达也的恐龙系列绘本是十分感兴趣,他们在每次自主阅读时也会喜欢选择这一系列的绘本,也是感知到了幼儿对于这一系列绘本的兴趣爱好,我们学校的大走廊中的墙面布置,在结合孩子们的这一兴趣点,选择了宫西达也的恐龙系列,这样幼儿每一次在路过我们大走廊、参与到走廊上的游戏活动时,也能更感兴趣地投入进来,三三两两的在那边讨论着,“我知道这个霸王龙,是宫西达也的!”我也知道,他还有其他好看的绘本呢,我都看过!“你最喜欢哪一本呀?”我喜欢……“这段对话就是来自于游戏中的孩子们,这样他们不仅能够更感兴趣地参与游戏,同时也能利用自己看过的绘本,积极地与同伴互相交流,让绘本称为他们游戏中的交流中心。

三、让材料成为课程游戏化的支撑

材料的提供是每一次游戏开展的根本,只有提供了让幼儿喜欢并且适合幼儿的材料,他们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而教师在提供材料的同时也应当考虑幼儿对于材料的接受程度,以及不同层次能力的幼儿能够对材料实际的使用情况,从多方面的角度出发,让幼儿能够利用这些材料更加熟悉绘本,也能够在游戏活动中得到更好地成长。

1.从绘本到生活,再从生活回到绘本

    绘本中有各种丰富的知识,绘本也会告诉我们各种常识,对于幼儿来说绘本更是他们开拓视野丰富想象的途径。一次在班级里和孩子们一起分享绘本《花格子大象艾玛》,在阅读完这本绘本之后,班级的铭铭小朋友突然和我说道“老师,我觉得艾玛的花格子和蒙德里安的画好像,这是不是他画的呀?”听他这么一说我才反应过来,这的确就是蒙德里安似的画风,铭铭接着说道“原来生活中也有那么多蒙德里安的画呢,老师我觉得我们美工区也可以加一些格子画呀,这样我觉得更好看呢!”听了他的话,班级里的其他孩子也都纷纷赞同,于是我在美工区中加入了《花格子大象艾玛》系列的绘本图书,鼓励孩子们能够利用格子画的形式表现更多不同的东西,也能更好地装饰我们班级的美工区,这样幼儿不仅能够从绘本中感受到故事,也能从班级美工区的游戏材料去回忆绘本的内容。

2.在绘本中得到灵感,让材料与幼儿互动起来

    幼儿园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挑食的现象,结合孩子们的这个情况,我们也会经常在班级里和孩子们分享’不挑食’的图书,在一次大家一起阅读《不挑食魔法书》这个系列的绘本后,大家也知道了不同食物的营养及对人体健康的帮助。我们也发现孩子们对于这系列的图书特别感兴趣,尤其是一些平时会有挑食偏食现象的幼儿,他们也对这系列绘本中的内容津津乐道,于是我们也根据班级幼儿的需求,结合他们对于这系列绘本的兴趣,在生活区投放了《健康餐》的游戏内容,游戏的材料也能结合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从易到难,让孩子们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戏材料,这样幼儿不仅能够通过绘本学习到不挑食不偏食的好处,也能通过游戏区域中不同层次的材料,更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

3.让绘本称为知识的领路人,在操作中得到快乐

在每一次的数学活动之后,都会让我们感到力不从心,班级幼儿人数比较多,虽然已经进行过集体教学活动,和孩子们说过相关的知识点,但是在独立完成相关操作时我们依旧会发现个别孩子掌握的不是很好,但是集体教学时间有限,为了让这些孩子更好的掌握这部分知识,课后延伸也很重要,这时候区域游戏就能很好的让幼儿在此巩固练习,而在提供区域游戏的材料时,我们也必须选择孩子们熟悉并且感兴趣的。在之前我们也和班级孩子们分享了《爱吃水果的牛》这本绘本,幼儿觉得很有意思,也十分喜欢。一次在开展数学活动按序排列时,我发现个别孩子操作结果不是特别好,于是我也结合益智区现有的一些水果图片,让孩子们尝试进行有序的排列,为了让这个游戏更有情境性,我也在益智区开展游戏时用《爱吃水果的牛》进行了导入,告诉幼儿小牛又要吃东西了,但这次我们要有规律的喂它吃东西,这样带着故事情境性地进行操作,幼儿对于这些平时不起眼的小材料也能更感兴趣的操作,这样提升了学习的效率,也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更喜欢,更愿意投入了。、

四、让家园联合成为课程游戏化的常态

   对于幼儿来说,在园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他们更多的是家长们的陪伴,那么我们在园开展的所有活动就务必得得到家长的支持和认识,这样我们才能互相合作,让幼儿能够有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1.让绘本成为亲子交流的工具

   在一次餐后的绘本阅读时光中,我发现个别幼儿并没有在认真翻阅绘本,而是在和同伴们分享自己是否有阅读过这些绘本,自己阅读过多少本绘本,于是我组织孩子们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谈话活动《我读过的绘本知多少》孩子们也都能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正是通过这次谈话活动,也让我知道了,孩子们家里的绘本量都很大,于是我鼓励孩子们能够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一次亲子小报,我将这个活动告诉了班级家长,也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同,这样班级幼儿在一周之内陆陆续续将完成的小报带到班级里,而我也讲这些小报放入班级的语言区,这样在每一次区域游戏时,幼儿就能在语言区中,拿着各自的阅读小报来和同伴分享自己阅读过的绘本,以及绘本中的主要内容,这也让以前不太爱交流的孩子爱上了和同伴分享。

2.让绘本成为亲子互动的桥梁

   我园每周都会开展的小黄莺广播都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目,家长们也乐此不疲地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和孩子们配合,呈现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录音。为了更好地让幼儿记住绘本中的内容,家长们也能主动制作绘本相关的人物头像,而个别幼儿在录制完小黄莺广播之后,也能将家里制作的头饰带来美工区,这样幼儿在参与到美工区手工的制作时,也能有一些范例,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制作欲望。而家长们也通过和孩子们的互动,亲子之前的合作,更好的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

3.让绘本成为亲子游戏的乐趣

对于幼儿来说每天的阅读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家长来说每天的亲子陪伴也是十分必要的,而亲子阅读对于家长和幼儿来说就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了。因为绘本阅读不单单只是单纯的阅读,我们可以从绘本中学习到不同的知识,在绘本中养成习惯,在绘本中体会亲子游戏的乐趣。对于家长来说,刚接触到亲子阅读或者是绘本时,更多的也是和孩子一起进行阅读,一页一页的翻阅,当然这样做能够很好的让幼儿熟悉绘本,了解绘本的内容,但是对于绘本阅读的形式就显得比较单调了。所以在日复一日的阅读之后,家长们也能使用一些阅读道具,比如,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相关的头饰以及一些纸偶,一边表演一边讲述故事;又或者是和孩子们一起进行故事表演,这样幼儿对于绘本的内容也能更感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幼儿对于绘本的印象。总之绘本的阅读方式有很多种,相信在不断的探索中,家长和孩子们也能发现更多有趣的阅读方式。

 六、研究主要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让我们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也让幼儿能够在绘本与游戏中收获到更多不同的知识点,但研究的时间有限,也让我们存在了一定的遗憾和不足。

   1.整个课程研究过程中,没有将每位幼儿在游戏中的收获和感受进行收集和了解,以确保活动的效果能达到最大的覆盖率,能适合每一位幼儿的年龄内心成长。

   2.活动结束之后,本次课题后期对于幼儿在园的成长有怎样影响没有持续跟踪下去,无法知晓这个活动对幼儿有多大的启蒙作用。

   3.每位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本课题更应该尽量与家庭教育更契合,我们最终的的目的就是让家园结合产生共鸣。

   今后在研究相关课题的过程中,要发挥以人为本的科学思想观,孩子的教育并不是工厂大批量生产,后续活动会更多的针对每个孩子的性格和认知,进行更详细的信息收集已达到最佳的课题研究效果。